为什么选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产品经理啥也不会)
产品经理发展史
一个职业能够诞生并留存下来,一定是它优化的企业的分工,提高了企业收益,产品经理也不例外。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产品经理职能都经历了演化的过程,我们先回顾一下那些历史上的产品经理。
1、消费时代的产品经理
据资料显示,行业公认的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这个职业最早起源于宝洁。1926年,宝洁推出一款叫卡玫尔(Camay)的香皂,跟自家的另一款非常成功的象牙牌(Ivory)香皂很相似,但销量不佳。经过分析后发现,卡玫尔香皂还是以前象牙皂团队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因为卡玫尔还在推广实验阶段,对各团队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影响不大,就都把它作为低优先级项目,所以很难成功。
当时,一位叫麦克·埃尔洛埃的员工发现了这个问题,提出“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的理念,认为必须有个人只对这种香皂负责,这个人的第一优先级或者说所有职责就是销售这个。宝洁接受了他的建议,麦克·埃尔洛埃便成为第一个有“产品经理”头衔的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成功,后来很多著名的消费品公司都有了产品经理。
消费时代的产品经理,他的职能本质上是品牌经理,在快速消费品时代,产品同质化严重,要想胜出,最主要的是靠市场驱动,做定位、做宣传、做渠道。
2、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应用和普及,诞生了很多to B(面向企业)软件公司,他们大多数都是研发和销售面向企业的软件,这些公司中有很多产品经理。
软件公司的产品经理会先到客户侧沟通需求,再将之转化为功能,推动开发工程师研发并上线客户需要的功能。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进行项目管理和推进,按照客户的要求准时上线产品,很少会对产品进行极致体验和反复迭代。
3、互联网产品经理
在互联网早期,产品经理的价值虽然快速上升,但这个职业没那么受重视,到了2009年,一些大佬如周鸿祎、马化腾、乔布斯等都在说自己是产品经理,在中国,无数人把乔布斯当作产品经理的典型代表,深入人心。
随后的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需要大量的人来做App(应用程序),由于市场人才供给少,导致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从其他职业转行的人,只要快速学习一些产品基础知识和会画App原型,就可以做产品经理,这使得产品经理门槛很低,大量人员进入该领域。但从2018年至今,移动互联网度过了快速发展期,行业整合,资源集中,不再疯狂的出一大堆新产品,产品经理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如今,产品经理的工作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和行业化,专业化方面,出现了电商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等各种维度的细分;行业化方面,几年前提的互联网+、共享经济等都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传统行业带来二次创新,行业属性更明显。
从做“产品经理”到做“产品”
回顾产品经理的发展历史,“产品经理岗位”是解决业务问题的一种阶段性的、组织层面的解决方案。其实,任何岗位都是如此,随着科技发展,导致分工演化,导致岗位名称演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抬头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做好产品。
做产品的人都知道,比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资源下如期交付成果”,于是,有一种解决方案是“项目经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研究、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盈利......”,于是,有一种解决方案是“产品经理”。
有句口号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张小龙就开玩笑说过,有一亿用户想教他怎么做微信。随着时间发展,一些产品经理的职责,可以被技术人员,运营人员,甚至某些新岗位解决,如果你还想以这些基础的职责来要求自己,是很难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的,所以,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岗位上,对“做产品”有热情,是始终有高价值的,而对“做产品经理”有热情,可能是陷入了对这个岗位的误解。
所以,岗位不重要,解决问题才重要,做产品,而不是做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岗位,终将不再存在,做出更好的产品来满足人的需求,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