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产品中的三大法宝:属性、画像和标签
在战略产品领域,尤其是搜索推荐,三个概念是不可避免的:属性、肖像和标签。
很多时候,无论是做战略优化还是做实验设置,我们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三者。然而,很多人混淆了他们三个,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我将在后续添加一个现场直播,讨论用户属性、项目属性、用户肖像和项目肖像。
正文从下面开始。
无论是搜索还是推荐,都不能绕过一个重要的概念:标签。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如何在搜索和推荐中做标签。
01.关于标签
在不同的公司,标签的定义是不同的。
通常包括用户标签和项目标签。
有些公司标签是指挂在用户和项目上的所有数据。例如,用户的名称是标签,项目的名称是标签。
有些公司会更细分,把挂在用户和项目本身的一些数据称为属性或基础数据,而加工后获得的一些数据称为“标签”。
比如用户偏好(白酒,电子爱好者)、主题(母亲节、情人节)等。
我们通常所说的标签是指以下定义。
02.关于画像
简而言之,我们常说的肖像是通过一定的规则,从大量的用户和项目数据中抽象出每个用户和项目的属性标签系统。这些标签通常需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更常见的是用户肖像。电子商务、短视频等面向用户生活和娱乐的产品通常会积累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体积大,而且形式多样,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和演变。用户肖像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这些复杂、无直接商业价值的数据,通过清洁、挖掘、分类、生产可以直接指导用户属性系统的商业运营,如普通用户分层、行为轨迹、生活场景、消费偏好等,这些标签需要有明确的分层和可理解性。
我们通常称这些用户属性为标签。例如,性别是一个标签,可以取值“男性”、“女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用户肖像也可以被视为数据标签。
所以肖像也被称为标签。用户肖像数据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通常涉及数据收集、数据清洁、特征生成、标签建模、预测计算、效果评估、在线应用、效果反馈等环节。
03.属性与标签的区别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基本数据和属性是用户和项目本身携带的一些客观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产生的时刻是相对固定的。
标签是相对主观的,是用户和物品的“人为”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