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面一个故事:
一个古董收藏者在逛古玩街时,在离古玩街不远的地方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卖猫,他眼前一亮,注意到那只喂猫的碗,竟然是价值不菲的古董。他快步走上前和年轻人聊了起来。
收藏者说:你这只猫怎么卖?
年轻人说:2000块钱一支。
收藏者说:这么贵?我年纪大了,就喜欢养猫养狗,便宜点吧。
年轻人说:我的猫就这个价,你想买就买,不买就走。
收藏者拿出2000块钱递给年轻人,抱起猫,然后对年轻人说:我家里正缺一个喂猫的碗,你把这个碗送给我吧。
年轻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碗收了起来,小声对收藏者说:我爸说,全指着碗卖猫呢!
在这个故事里,收藏者一眼就判断出那只喂猫的碗价值不菲,因此他认为年轻人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个捡漏的好机会。然而年轻人更加聪明,他制造出一个“猫比碗贵”的假象,坐等愿者上钩,而收藏者对此却全然不知。在这里,收藏者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捡漏,但是年轻人同样利用“信息不对称”,让收藏者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经济学中处处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交易双方掌握信息不可能是对等的,这就造成交易中的不平等,正是这种不平等,让信息掌握更多的一方获利更多。
想当年“瑞士银行并购瑞士联合银行”的事件,就是一次引发轰动的著名的“信息不对称”事件。
瑞士银行本意是想通过并购,获得瑞士联合银行中的高端人才,然而瑞士银行在并购前并没有对核心信息进行详细了解,在未完全掌握核心信息的情况下实施并购,并贸然裁员,导致高端人才流失,也使得这次并购失去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当今这个信息呈爆炸式传播的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输出方和信息的接受方所站的角度不同,接受的信息也绝对不可能一致。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多掌握一些信息,保持好奇心,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
整理自《有趣又好读的经济学》